王章才,汉族,1967年生,河南泌阳人,吉林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硕士,河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,教授。

一、研究领域

中国古代文学、文论、文化。

二、主讲课程

中国古代文学,中国文学批评史,先秦诸子百家,魏晋玄学与文学。

三、科研项目

1.2006.12,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,批号:0602042;

2.2010.12,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,批号:10GH09;

3.2016.6,国家社科基金,中国古代文体浑和与文体演进之关系研究,批号:16XZW012.

四、代表论文及著作

(一)论文:

1.再论玄言诗的定义与分类,《思想战线》2002(6);

2.论操诗属“汉音”丕植诗属“魏响”《河北大学学报》2003(1);

3.论玄言诗对后世文学的影响,《中南民族大学学报》2004(5);

4.“书生”之辩,2004.11.4《中国教育报》;

5.兴趣教学法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尴尬,《扬州大学学报》2007(3);

6.论王羲之的创作美学思想,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》2007(4);

7.魏晋玄学的灵魂——通,《河南师范大学学报》2007(6);

8.谈孔子如何办学,《上海教育科研》2011(8);

9.刘勰《文心雕龙》论东晋文章,《文艺评论》2011(12);

10.论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的浑和性生成,《中南民族大学学报》2013(6);

11.文体浑成论与巨型文体说,《广西社会科学》2013(8);

12.中国知类文化与文论,《文艺评论》2015(11);

13.论中国古代文体学“发展演变论”研究滞后的原因,《学术界》2016(10);

14.论魏晋六朝时期的“篇”与“单篇意识”,《内蒙古社会科学》2017(2);

15.中国古代知类文化与文体分类,《中华文化论坛》2017(2);

16.“以诗为文”解析,《新疆大学学报》2017(5);

17.“以文为诗”的四种型态,《求索》2017(8);

18.大成文体说论要,《光明日报》(理论版)2018.2.6;

19.论风格学不宜羼入文体学,《学术界》2020年第8期;

20.杜甫文体写作的集成性,《河北大学学报》2021(2);

21.论中国古代文体融合的基本规律,《学术界》2023(10);

(二)著作

1.专著《魏晋玄学与玄言诗研究》,独著,33万字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7年;

2.编著《魏晋玄言诗注析》,独著,28万字,群言出版社,2011年;

3.专著《先秦诸子新探》,独著,30万字,齐鲁书社,2011年;

4.专著《文体浑和与文体演进》,独著,35万字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21年。

五、获奖情况

1.1995.5,在吉林大学读硕士时获“世川良一优秀青年教育基金之优秀科研成果奖2等奖”;

2.2001.11,在河北大学读博士时获“优秀学生奖学金”3等奖;

3.2009.12,获贵州省“第四届贵州省文艺奖3等奖”;

4.2011.11,获贵州省教育厅第三届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等奖。

5.2019.4,河南省教育厅2018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等奖(2018-C-3181)。

六、联系方式

289336625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