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2月27日下午,在学校组织安排下,人文艺术学部文学院师生赴河南省人民会堂聆听茅盾文学奖获得者、河南省文联主席刘震云《文学、哲学与故乡》的专题讲座。前来参加讲座的还有省内其他高校代表及文艺界人士,会堂座无虚席。

刘震云以家族记忆开篇,他坦言,正是祖母、舅舅这些操着中原乡音的亲人,用最朴实的生存智慧构筑起“我”的精神坐标系。在谈及文学创作时,刘震云不仅分享了自己对故乡的深厚情感,指出河南的风土人情是其创作源泉,更是强调“文学、艺术的底色是哲学,生活的底色也是哲学”“文学创作需要深厚的生活体验和哲学作为支撑”。互动环节面对“河南味道与中国味道孰多”的尖锐提问,刘震云以四两拨千斤之姿回应:“河南的味道越多,中国的味道就越浓。”引发了听众的强烈共鸣。讲座最后,刘震云主席呼吁创造宽松的文艺创作环境,鼓励河南文艺界放眼全国,创作更多具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。

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方启雄在总结时感慨:刘震云的讲座揭示了文字背后深邃的人文关怀,强调文学不仅是故乡土地上长出的哲学根系,更是照亮精神荒原的星光。

离场时,文学院教师仍难掩激动:“此次讲座不仅展现了刘震云对文学、哲学与故乡的深刻理解,也彰显了他作为河南作家的文化自信和区域责任,使自己更加坚定了河南著名作家作品研究的初衷,也定会使我院师生深受启迪,获益良多。”会堂外,料峭春寒中,学子们围拢讨论的身影,恰似中原文脉生生不息的当代图景。

(初审:桓晓红;复审:张媛媛;终审:孙海平)